清油盘丝饼又叫盘丝饼、清油饼,老济南人俗称“一窝丝”,是山东济南传统的汉族风味小吃。外焦里嫩、金丝均匀,味甜爽口,条细均匀,丝不并、不断、不乱。之所以叫清油,是相对荤油而言,用花生油来煎烙的。“盘丝”才是此饼的造型特色。它是以抻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精细面食品。制作时把面抻至极细,细如银丝,达千余根,再盘成圆饼形,放油中半煎半烙使之变熟。然后,提起中间把饼拉散,散放盘中,撒上青红丝、白糖即成。盘丝饼外焦里嫩,金丝均匀,味甜爽口,是宴席上的佳品点心。
外焦里嫩,金丝均匀,味甜爽口
上世纪30年代,位于济南经三纬四路口的“又一新饭馆”就以经营特色的清油盘丝饼而闻名。1949年,年仅16岁的纪善祥来到又一新饭馆,当了一名烧火工,后来跟着店里从当时的北平请来的面点大王王庆国师傅学习制作盘丝饼。1956年公私合营,王庆国去世,纪善祥成为又一新的掌门人。1960年,全国发生了“大饥荒”。当时店里面粉奇缺,停止了盘丝饼制作。再后来,又一新饭馆关门散伙。
1964年,纪善祥调入西门桥头的汇泉饭店,清油盘丝饼渐渐“起死回生”。但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又将盘丝饼作为四旧打入冷宫,到了1977年以后,汇泉饭店才恢复生机。1982年纪善祥退休离开了汇泉饭店。1980年他的儿子纪学锋进了汇泉饭店,子承父业做起了盘丝饼。1997年,纪学锋做的盘丝饼在杭州被中国烹饪协会评定为“中华名小吃”。1998年汇泉楼被拆,纪学锋下岗。2000年,纪学峰在舜玉小区的家里继续做盘丝饼,每天骑三轮车出去叫卖,这样持续了一年多,由于收入太低,他只好暂时改行干起了出租车的生计。
这种饼制作过程比较麻烦,现在在济南买它也不容易。如果有幸,各路吃货们能吃上正宗的,那可就恭喜你了...